中医执业医师  护士资格

文章
  • 文章
搜索

咨询电话:

400-878-0255

首页 >> 执业/助理医师 >>临床执业 >> 二试考前急救必考(下1)
详细内容

二试考前急救必考(下1)

时间:2023-11-08        阅读

人文综合及基础类


1280.单纯扩散:O2、C02。

1281.经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葡萄糖、氨基酸。

1282.经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Na+/K+/Cl-/Ca2+等离子。

1283.主动转运:钠钾泵。继发性主动转运:葡萄糖、氨基酸在小肠黏膜上皮的主动吸收。

1284.出胞入胞:大分子物质(细菌、病毒、异物类物质等)。

1285.静息电位:主要由 K+外流形成。

1286.动作电位产生机制:主要由 Na+内形成。

1287.兴奋传导特点:双向性、绝缘性全性、不衰减性、相对不疲劳性、完整性。

1288.骨骼肌的神经传递:首先 2+内流,Ach 外流。

1289.阻断 Ach 接头传递的:美洲箭毒、α-银环蛇毒。

1290.细胞内环境:细胞外液。

1291.红细胞的造血原料是:铁+蛋白质。

1292.维生素 B12 叶酸为合成核苷酸的辅因子。

1293.内源性凝发血管内,由因子 XII 活化启动,因子 VIII 缺乏引起血友病。

1294.外源性凝血生于组织,由因子III活化启动,反应步骤少,速度快。

1295.血浆 PH(值)最重要的缓冲对是:NaHCO3/H2CO3。

1296.左心室压力最高是快速射血期末。

1297.左心室容积最小是等容舒张期末。

1298.左心室容积最大是心房收缩期末。

1299.主动脉压力最高是快速射血期末。

1300.主动脉压力最低是容收缩期末。

1301.主动脉血流量最大是快速射血期。

1302.室内压升高最快是等容收缩期。

1303.心肌的收缩强度可随着其初长度(由心室前负荷决定)的改变而改变,心肌具有的这种特性称为异长自身调节。

1304.2 期平台期是心室肌细胞的主要特征,是心室肌动作电位复极较长的原因,决定心室肌细胞有效不应期长短。

1305.浦肯野纤维的 4 期去极化主要是 Na+内流。

1306.窦房结细胞 4 期去极化由 Ca2+内流形成。

1307.形成血压的基本因素的足够的血液充盈和心脏射血。

1308.外周阻力是指小动脉和微动脉对血流的阻力。

1309.心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末梢释放递质:去甲肾上腺素。

1310.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Ach。

1311.交感缩血管纤维的体内分布情况:皮肤。

1312.动脉压力感受器不是直接感受血压的变化而是感受血管壁的机械牵张程度。

1313.动脉舒张压高低和心舒期的长短直接影响冠脉血流量。

1314.肺通气原动力:呼吸运动。

1315.肺通气直接动力:肺内压与和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

1316.吸气肌为:膈肌、肋间外肌。

1317.呼气肌为:腹壁肌、肋间内肌。

1318.胸膜腔内压=肺内压-肺泡弹性回缩力。

1319.潮气量: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1320.余气量(残气量):肺内不能呼出的气量,正常成人 1000-1500ml。

1321.肺活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

1322.肺活量反映肺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可以作为肺通气功能的指标。

1323.用力呼气量:不仅能反映肺活量容量的大小,而且可反映呼吸所遇阻力的变化,是评价肺通气功能的首选指标。

1324.肺总量:肺活量+余气量。

1325.肺通气量: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即潮气量*呼吸频率。

1326.解剖无效腔:不参与气体交换,容积为 150ml。

1327.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呼吸频率。

1328.肺泡通气量意义:潮气量加,呼吸频率减慢,通气量增加,深慢呼吸;潮气量减倍,呼吸频率加快,通气量减少,浅快呼吸。

1329.通气/血流比值:VA/Q 约为 0.84,这一比值的维持依赖于气体泵和血液泵的协调配合。

1330.CO2:脂溶物质,单纯扩散,主要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1331.H+:刺外学感受器为主。

1332.缺氧:刺激周化学感受器,抑制呼吸中枢。

1333.促胃液素-G 细胞;蛋白质分解产物刺激分泌;作用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原分泌。

1334.促胰液素-S 细胞;盐酸刺激分泌;作用促进胰液和胆汁 HCO3-分泌。

1335.胆囊收缩素-I 细胞;蛋白质分解产物刺激分泌;作用刺激胰液分泌和胆囊收缩。

1336.抑胃肽——K 细胞;脂肪及分解产物刺激分泌;作用刺激胰岛素分泌,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

1337.促胃动素——M0 细胞;迷走神经、盐酸、脂肪刺激分泌;作用刺激胃肠运动。

1338.粘液-碳酸氢盐屏障对胃肠道粘膜有保护作用。

1339.维生素 B12 主要在回肠吸收,因此胃大部切除术后必须由胃肠外补充 VB12,防止巨幼贫。

1340.食物的热价:1g 食物氧化时所释放出的能量。

1341.氧热价:消耗一升氧所产生的热量。

1342.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为了补充体内额外的热量消耗(特殊动力效应)。

1343.基础代谢率:清醒、静卧、未作肌肉运动,无精神紧张,食后 12-14 小时,室温 20-25°C。正常范围:+-15%以内,超过+-20%为病理性的。

1344.体温正常值:直肠(36.9-37.9°C)>口腔(36.7-37.7°C)>腋下(36-37.4°C)。

1345.体温调定点由:视前区、下丘脑前部控制。

1346.人体主要产热器官肝(安静时),骨骼肌(运动时)。

1347.甲状腺激素是调节产热活动的最重要的体液因素。

1348.尿量正常值:1000-2000ml/d;多尿>2500ml/d;

1349.无尿<100ml/d。

1350.尿生成的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球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

1351.正常成年人肾小球滤过率平均值为 125ml/min。

1352.有效率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球囊内压。

1353.水的重吸收主要受 ADH 的调节,Na+、K+主要受醛固酮调节。

1354.HCO3-重吸收是以 CO2 扩散的形式进行的,所以重吸收优于 Cl-的重吸收。

1355.肾糖阈: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超过 180mg/100ml 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已达,尿中将出现葡萄糖。

1356.H+在近端小管主要通过 Na-H 交换进行;尿中每排出一个 NH4+,就有一个HCO3-被重吸收入血。

1357.渗透性利尿: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升高导致的利尿现象(甘露醇+血糖)。

1358.影响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的关键因素是进入突触前膜的 Ca 的数量。

1359.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突触后膜在某种神经递质作用下局部去极化电位,Na+内流。

1360.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突触后膜在种神经递质作用下局部超级化电位,Cl-内流。

1361.中枢兴奋传递的特点:单向播、中枢延搁、兴奋的总和、兴奋节律的改变、后发放、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劳性。

1362.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1363.非条件反射(如吸吮)是用于生存的,条件反射是后天建立的,可以消退。

1364.负反馈较正反多见,负反馈意义在于维持机体的生理功能稳态。

1365.正反馈意在进某一生理活动过程很快达到高潮并发挥最大效应。

1366.脑电图的脑波:白天安静休息α波,工作β波,睡觉θ波,大睡δ波。

1367.腱反射指快速牵拉肌腱发生的牵张反射,腱反射为单突触反射。

1368.肌紧张是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活动。

1369.下丘脑前部视上核和室旁核的大细胞肽能神经元可合成 ADH 和催产素,经下丘脑-垂体束的轴浆运输贮存于神经垂体。

1370.生长激素(GH)幼年缺乏 GH—侏儒症;幼年 GH 过多—巨人症;成年后 GH过多—肢端肥大症。

1371.GH 储备不足时峰值<7ug/L,常用于矮小症和侏儒症的诊断。

1372.对脑和骨骼生长都重要的激素--甲状腺激素。

1373.在胎盘期缺碘或出生后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儿童,易患呆小症(克汀病)。

1374.必需氨基酸: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

1375.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

1376.碱性氨基酸:赖氨酸,谷氨酸,组氨酸。

1377.半胱氨酸和胱氨酸:两个半胱氨酸的疏基脱氢后以二硫键结合形成胱氨酸.

1378.蛋白中不少半氨酸以胱氨酸的形式存在。

1379.肽键是连接两个氨基酸的酰胺键,具有双键性,不能自由旋转。

1380.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肽键。

1381.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局部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包括α螺旋

和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氢键。

1382.蛋白质的三级结构:相对空间位置

1383.蛋白质的四级结构:三维空间分布。

1384.蛋白质变性: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破坏,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丧失。只涉及二硫键和非共价键,不涉及氨基酸的序列改变。

1385.蛋白质变性在 260nm 处吸收光线最好。

1386.碱基: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尿嘧(U)。

1387.DNA 碱基组成规律:DNA 是由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按一定顺序以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的多聚脱氧核苷酸链。DNA 中包含四种碱基,即 A、G、C、T。

1388.mRNA 转录核内 NDA 遗传信息的碱基序列,携带细胞质,作为蛋白质细胞合成的模板。

1389.真核生物 mRNA 的 5’-末端帽和 3’-端有一个多聚腺苷酸尾。

1390.tRNA 的二级结构是三叶草形有氨基酸臂、DHU 环、反密码环、额外环和 TψC 环。

1391.rRNA:RNA 参与组成核糖体,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

1392.酶中心必须氨基团组成,具有特定的空间构造,与底物特异结合并将底物转化为产物。

1393.酶最常见的辅助因子:金属离子。

1394.酶原的激活:酶原向酶的转换过程,质为酶活性中心的暴露。

1395.糖代谢的过程有三种关键酶:己激酶、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

1396.糖的有氧氧化三个关键酶: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1397.糖异生关键酶:果糖双磷酸酶-1。

1398.糖异生的意义:持血糖浓度恒定和补充肝糖原。

1399.乳酸循环:能的过程:避免损失乳酸,防止乳酸酸中毒。

1400.磷酸戊糖径速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1401.琥珀酸呼吸排列顺序:复合物II→COQ→复合物III→CytC→复合物IV→O,22ATP。

1402.酮体生成的关键酶:HMG—CoA 合成酶。

1403.机体利用的关键酶:琥珀酰 CoA 转硫酶、乙酰乙酰 CoA 硫解酶、乙酰乙酰硫激酶。

1404.胆固醇合成部位和合成原料:液及内质网。

1405.乙酰 CoA 是合成胆固醇的原料。

1406.胆固醇的合成应过程还需 NADPH++H++和 ATP。

1407.胆固醇的关键酶 HMG-CoA 还原酶。

1408.八种必需氨基酸:赖氨酸(Lys)、色氨酸(Trp)、苯丙氨酸(Phe)、甲硫氨酸(蛋氨酸)(Met)、苏氨酸(THr)、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le)、缬氨酸(Val)。

1409.一碳单位:丝氨酸(Ser)、甘氨酸(Gly)、组氨酸(His)、色氨酸(Trp)。

1410.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

1411.碱性氨基酸: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

1412.核苷酸从头合成的主要途径合成原料:磷酸核糖、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胺、C02 及一碳单位。

1413.反转录是指以 RNA 为模板,即按照 RNA 中的核苷酸顺序合成 DNA 的过程。

1414.反转录的信息流动方向:RNA—DNA。

1415.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以把 DNA 切成长度不同的片段重组 DNA 中重要的工具。

1416.基因载体包括质粒 DNA、噬菌体 DNA、柯斯质粒载体(粘粒)、病毒 DNA和人工染色体等类型。

1417.电泳分离可得五类:清蛋白、α1 球蛋白、α2 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

1418.血红素合成基本原料合成原料:琥珀酰 CoA、甘氨酸、Fe2+。

1419.血红素合成关键酶:ALA 合成酶(限速酶)。

1420.胆汁酸生成的限速酶:胆固醇 7α-羟化酶。

1421.游离胆红素:未经肝脏处理脂溶性大难溶于水不能由肾脏排出;

1422.结合胆红素在肝脏中合成,可以经过肾脏排出。

1423.适应性改变的四种形式:萎缩、肥大、增生、化生。

1424.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的过程为。

1425.机化是指新生肉芽组织长入并取代坏死组织、血栓、脓液、异物等的过程。

1426.再生是邻近的健康细胞分裂增生完成修复的过程。

1427.气球样变:病毒性肝炎。

1428.肝细胞内出现:脂肪变性。

1429.心脏脂肪变性出现虎斑心。

1430.结缔组织玻璃样:瘢痕组织、纤维化肾小球脉粥样硬化纤维样斑块。

1431.血管壁玻璃样变:高血压时肾、脑、脾和网膜的细动脉。

1432.细胞内玻璃样变: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管上皮细胞。

1433.浆细胞免疫球蛋白聚集形成的 sell 小体。

1434.淀粉样变:慢性炎症反应(结、慢性骨髓炎、类风湿关节炎)。

1435.凝固性坏死多见于:心、肾、脾。

1436.液化性坏死多见于:脑、骨髓、胰腺。

1437.细胞坏死的三种形式:核固缩、核碎裂和核溶解。

1438.干性坏疽多见四肢末端,特别下肢。

1439.湿性坏疽见、阑尾、子宫、肺等。

1440.肉芽组织:纤维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新生毛细血管+炎细胞。

1441.吞噬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心衰细胞;

1442.慢性肺淤血呈褐色硬化。

1443.慢性肝淤血:槟榔肝。

1444.长期慢性肝淤血:淤血性肝硬化。

1445.白色血栓:血栓的头血小板和纤维素构成。

1446.混合血栓:血栓的体,血小板小梁,纤维素网罗的大量红细胞构成。

1447.红色血栓:血栓的尾,主要见于静脉内,特点:易碎,脱落可形成栓塞。

1448.血栓栓塞:下肢、脑、肾、脾。脂肪栓塞:长骨骨折或脂肪组织严重损伤。

1449.气体栓塞:减压病或沉箱病。

1450.羊水栓塞:分娩过程,易引起 DIC。

1451.炎症基本病理变化:局部组织变质、渗出、增生。

1452.炎症的局部表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1453.急性炎症:早期中性粒细胞。

1454.过敏性炎症:嗜酸性粒细胞。

1455.慢性炎症:巨噬细胞。

1456.病毒性感染:淋巴细胞。

1457.慢性肉芽肿性炎:上皮样细胞、多核巨细胞(郎罕巨细胞、异物巨细胞)。

1458.常见的癌前病变:粘膜白色病变(粘膜白斑病);乳腺增生性纤维囊性变;结直肠的多发性腺瘤性息肉病;皮肤慢性溃疡;慢性宫颈炎伴宫颈糜烂;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溃疡;肝硬化。

1459.交界性肿瘤:组织学形态和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之间的肿瘤。

1460.异型性是区分良恶性肿瘤的重要组织依据。良性肿瘤细胞异型性小,恶性肿瘤异型性大。

1461.癌:上皮组织;肉瘤:间叶组织。

1462.高分化的鳞癌可见到角化珠。

1463.霍奇金淋巴瘤:R-S 细胞最具诊断意义。

1464.动脉粥样硬化最早病变的是:脂纹。

1465.HDL 具有很强的抗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作用。

1466.脑出血是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

1467.脑出血好发部位:基底节和内囊。

1468.风湿性心脏病:Aschoff 小体。

1469.大叶性肺炎的主要病理变化为肺泡腔内的纤维素性炎。

1470.小叶性肺炎以肺小叶为单位急性化脓性炎症

1471.硅结节是硅沉着病的特征性病变。

1472.硅肺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结核

1473.急性重型肝炎(暴发型、恶肝炎):无明显肝细胞再生及纤维组织增生。

1474.亚急性重型肝炎:可有明显纤维组织增生。

1475.微小病变肾病:见于儿童,弥漫性肾小球脏层细胞足突消失,未见电子致

1424.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的过程

1476.膜性肾小球肾炎:老年人,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增生;毛细血管壁增厚呈车轨样或分层样。

1477.急性弥漫增肾小球肾炎(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内皮细胞膜细胞增生,大红肾、蚤咬肾。

1478.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电镜下:基底膜和上皮细胞之间有驼峰状或小丘样致密物沉积。

1479.弥漫性新月体性肾炎(急进型肾小球肾炎):弥漫性肾小球内大量新月体或环状体出现。

1480.新月体性肾炎:增生的肾小球上皮细胞和渗出的单核细胞。上皮细胞增生以肾小球壁层细胞增生为主。

1481.甲状腺癌分型最常见的类型是乳头状腺癌。

1482.乳腺癌起源于乳腺导管上皮和滤泡上皮的恶性肿瘤。

1483.乳腺癌是最常见类型:浸润性导管癌。

1484.子宫颈鳞癌占 95%:子宫颈外口和柱状上皮交界处。

1485.血性转移是绒毛膜癌最显著特点,最常见的肺转移。

1486.结核结节:类上皮细胞、郎罕巨细胞(特征性细胞)。

1487.原发综合症:病灶、淋巴管炎、肺门淋巴结结核。

1488.脑脊髓膜化脓性炎症:炎症累及软脑膜和蛛网膜,在蛛网下腔充满黄色脓性渗出物。

1489.流行性乙型脑炎: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引起脑脊髓的变质性炎。

1490.寄生虫最常见的细胞是嗜酸性粒细胞。

1491.艾滋病最常见的继发性感染是卡氏肺孢菌感染。

1492.艾滋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卡波西肉瘤。

1493.梅毒特征性病变:树胶样肿。

1494.淋病:淋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最常见的性病。

1495.药物的副反应与药物作用选择性低有关;治疗量即可产生副作用;难以避免的,与治疗作用无关的药物反应。

1496.治疗指数=半数致死量(LD50)/半数有效量(ED50)。

1497.首关消除主要的给药途径是口服给药;药物代谢主要在肝脏。

1498.一级消除动力学:恒定的百分比消除,单位时间内实际消除量随时间递减

药物消除半衰期恒定,与剂量或药物浓度无关;绝大数的药物按一级消除动力学消除;用药的间隔时间主要取决于药物的消除速度。

1499.毛果芸香碱:缩瞳;降眼内压;调节痉挛。

1500.阿托品:扩瞳,升眼内压,调节麻痹。

1501.乙酰胆碱酯酶 Ach 的毒蕈碱样作用(M 样作用)--心脏抑制;支气管和胃肠道平滑肌,膀胱逼尿肌收缩;消化腺、汗腺分泌增加;骨骼肌血管舒张;虹膜环形肌收缩。

1502.乙酰胆碱酯酶的烟碱样作用(N 样作用)肌肉震颤,心动过速,血压上升。

1503.新斯的明最强的作用是兴奋骨骼肌。

1504.阿托品对抗 Ach 的毒蕈碱样作用。

1505.阿托品对有机磷中毒的骨骼肌震颤无效。

1506.碘解磷定:减轻 N 样作用,对骨骼痉挛的抑制作用最明显。

1507.阿托品抑制腺体分泌;扩瞳,眼压升高,调节麻痹;松弛内脏平滑肌;加快心率。

1508.阿托品不良反应口干,视力模糊,心率加快,瞳孔扩大,皮肤潮红。

1509.阿托品的禁忌症: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的禁用。

1510.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β1 受体,兴奋心脏。

1511.多巴胺收缩血,兴奋心脏,升高血压。

1512.多巴胺作于,肾血管扩张,肾血流和肾小球率过滤增加。

1513.异丙肾上腺有心脏正性肌力。

1514.利多卡因用于各种麻醉,浓度 0.25%-0.5%。

1515.丁卡因常用于表面麻醉,不用于浸润麻醉。

1516.苯二氮卓类对快波睡眠影响小。

1517.治疗癫痫持续状态首选药物:地西泮。

1518.氯丙嗪阻断多巴胺受体的 D1,D2 受体。

1519.氯丙嗪可以治疗精神分裂;呕吐和顽固性嗝逆;对晕动病无效;低温麻醉和人工冬眠。

1520.氯丙嗪的不良反应:帕金森综合症,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低血压休克。

1521.吗啡可以激活中脑边缘系统和阿片受体影响多巴胺神经功能有关。

1522.吗啡不良反应:眩晕、便秘、呼吸抑制、排尿困难、直立性低血压。

1523.钙拮抗药药理作用心脏:负性肌力,负性频率,负性传导。

1524.钙拮抗药(CCB)治疗变异性心绞痛效果最佳。

1525.IC 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是普罗帕酮。

1526.利多卡因:主要用于室性心律失常。

1527.心梗无血液动力学改变的室速和室颤首选药物是利多卡因。

1528.强心苷类对心脏的作用机制:正性肌力作用;减慢心率作用。

1529.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区供血。

1530.ACEI 尤其适用于合并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

1531.ACEI 禁忌:高血钾螺内酯合用,肌酐>256,双侧肾动脉峡窄

1532.肝素增强 ATIII对凝血因子的灭活作用及体内体外抗凝作用。

1533.香豆素类拮抗维生素 K 的作用。

1534.沙丁氨醇用于防治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的支气管痉挛。

1535.氨茶碱增加膈肌收缩力;促进纤毛运动,有助于哮喘急性发作时的治疗。

1536.色氨酸钠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的预防性治疗,也可用于过敏性鼻炎,溃疡性结肠炎及其他胃肠道过敏反应。

1537.肾上腺皮质激素:升血糖;分解蛋白质;分解脂肪;核酸代谢。

1538.肾上腺皮质激素不良反应:溃疡、诱发加重感染、骨质疏松。

1539.肾上腺皮质激素迅速停药会出现:停药反应(反跳现象)。

1540.内酰胺类抗生素抗菌机制:破坏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

1541.青霉素类抗菌谱:对 G+球菌、G+杆菌、G-球菌、螺旋体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对真菌、原虫、立克次体、病毒、绿脓杆菌无效。

1542.青霉素临床应用:敏感菌感染;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

1543.青霉素最严重的不良反应:过敏性休克。

1544.抗绿脓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是:第三代头孢类(头孢他啶)。

1545.大环内酯类及林可霉素类抗生素:破坏细蛋白质的合成。

1546.红霉素用于白喉带菌者、衣原体所致儿肺炎及结肠炎、弯曲杆菌所致败血症或肠炎、支原体肺炎、和军团病的首选

1547.林可霉素类对各类厌氧菌有大的抗菌作用,对 G+需氧菌作用强,对立克次体无效。

1548.林可霉素临床应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骨髓炎的首选药。

1549.万古霉素类对药的金葡菌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感染的首选药。

1550.氨基糖苷抗的作用机制是破坏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1551.抗菌谱菌谱种需氧 G-菌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

1552.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抗绿脓杆菌最有效的是妥布霉素。

1553.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副作用:耳毒性。

1554.链霉素以前庭功能损害为主。

1555.卡那霉素、阿米卡星主要为耳蜗神经损害。

1556.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的主要作用机制是破坏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1557.四环素类抗菌谱首选治疗立克次体感染、支原体感染以及某些螺旋体感染。

1558.氯霉素的不良反应是二重感染、灰婴综合征、骨髓抑制(再障、血细胞减少)。

1559.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是抑制 DNA 螺旋酶作用,阻碍 DNA 合成。

1560.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的活性。

1561.异烟肼治疗活动性肺结核的首选药。

1562.异烟肼的不良反应:周围神经炎、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1563.利福平对结核杆菌、麻风杆菌和 G+球菌特别是耐药性金葡菌都有很强的抗菌作用。

1564.乙胺丁醇对繁殖期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

1565.乙胺丁醇的不良反应:球后视神经炎

1566.抗结核治疗的用药原则:早期用药、联合用药、适量用药、坚持全程规律用药。

1567.抗疟药最常用的是氯喹。

1568.伯氨喹防治疟疾远期复发,能杀灭各种疟原虫的配子体。

1569.阿苯达唑是高效、广谱抗肠蠕虫药。

1570.抗恶性肿瘤药主要是干扰核酸合成。

1571.甲氨蝶呤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活性;破坏 DNA 结构与功能。

1572.抗肿瘤药物中属于烷化剂的是环磷酰胺。

1573.顺铂可致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听力减退,引起明显的肾不能不良。

1574.破坏 DNA 的抗生素:博来霉素、丝裂霉素。

1575.免疫能识别、清除大分子异物,维持自身稳定,并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1576.免疫应答是机体对抗原刺激的反应。

1577.中枢免疫器官是胸腺和骨髓。

1578.周围免疫器官是脾脏和淋巴结等。

1579.固有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如单核-巨噬细胞、自然杀伤胞、中性粒细胞。

1580.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即淋巴细胞,包括 T 淋巴细胞和 B 淋巴细胞。

1581.免疫的三大生理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1582.抗原能与(T、B)细胞的 TCR 或 BCR 结合,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1583.免疫原性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1584.免疫反应性与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结的能力。

1585.抗原表位(抗原决定簇)决定了抗原异性。

1586.完全抗原既有免疫原性,又有抗性。

1587.半抗原只有抗原性,而无免原性。

1588.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刺激 B 细胞产生抗体时,依赖 T 细胞。

1589.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接刺激 B 细胞产生 IgM 类抗体,不依赖 T 细胞,无免疫记忆。

1590.自身抗原:眼体蛋白、甲状腺球蛋白、精子等。

1591.超抗原只极度即可非特异性激活多克隆 T 细胞。

1592.佐剂是预先与抗原同时注入机体,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物质。

1593.骨髓、胸腺、法氏囊(禽类)--B 细胞分化发育的场所。

1594.骨髓: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B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发生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1595.胸腺:T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参与 T 细胞自身耐受的建立和维持。

1596.胸腺既是淋巴器官又有免疫功能,是 T 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中枢免疫器官。

1597.当胸腺发育不全或缺失可导致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缺陷。

1598.T 淋巴细胞表面标志分化抗原(CD3、CD4、CD8、CD28)。

1599.CD4+T 细胞识别抗原受 MHC1 类分子。


标题名称
更多
标题名称
更多
标题名称

扫描添加微信号

24小时客服热线

联系我们

邮箱:439687022@qq.com

地址:济南市无影山中路48-15号美林大厦东塔六楼

0531--87254911

400-878-0255

在线客服
- 客服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技术支持: 全企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